English

玩与成长

1999-01-13 来源:光明日报 徐国静 我有话说

孩子不会玩了,连最简单的踢毽、跳皮筋都不会;

孩子没有玩的伙伴了,在家里和在楼群里都找不到伙伴;

孩子没有玩的地方了,在人群和车流充塞的都市哪有孩子游戏的地方呢?

而玩是人生的一门学问,孩子尤其不能缺少这一课。人认识世界从玩开始,人认识自己也从玩开始。孩子跑跳,抓拿东西,玩土,玩水不过是以身体的各个器官触摸周围世界的最原始方式。借助这种方式,孩子对形状,色彩,冷热,软硬,粗细有了细腻的感性认识和真实的体验。开始懵懵懂懂作出一些选择。随着玩的领域的不断扩大,对所居住的世界的认识也逐步扩大。玩增加和丰富了孩子的各种感觉和体验,各种感觉和体验又参与和引导了孩子对世界的认识。

书本是孩子和世界之间的一个媒介,书本所描述的世界孩子不能用生命来感受,靠读书孩子无法了解世界的真实面貌。而玩不但能引领孩子走进生活的各个角落,还能帮助孩子切实看见生命在不同环境中展现出的不同形象。

玩是避免和治疗都市病——感觉统合失调的最好良药。玩是生命本能的一种运动。这个运动是调解生命各系统运转的一种方式。孩子的视神经系统和其它的神经系统通过玩充分地得以协调。抓东西扔石子要眼到手到心到,踢毽要眼到脚到心到,每一种运动都要手眼心紧密配合。最后逐渐形成一种能力——生命的自我协调功能。这种能力是孩子从事书本学习的最重要的准备。

现代孩子的都市病——感觉统合失调,其病根就是缺少运动,缺少玩对神经系统的原始训练。孩子生长的各阶段人为地被缩短了,几乎没等爬行,各种各样的代步车就走进家庭,剥夺了孩子的这一运动机会。怕弄脏了衣服,怕磕了碰了,人为地把孩子应有的玩的时间剥夺了,没有机会玩,没有伙伴玩,孩子就结束了一生最宝贵的玩的时光。结果一上学,面对文字,眼睛和手和心协调起来遇到困难。眼到了,手没到,手到了,心没到。眼和手和心不能在同一时间抵达同一个地方。写作业慢,做事动作慢都是因为过早丧失游戏机会和在游戏中自然进行的动作协调训练。

磨蹭是这代孩子的通病。动作慢和精神懈怠除了各种协调能力没有通过运动开发出来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孩子长时间地重复做一件事——学习。当孩子手眼心只能在文字和数字之间穿行的时候,生命因长时间重复一种单调的运动,渐渐失去了弹性,磨蹭只是孩子生命失去弹性后的一种表现形式。磨蹭还有一个心理因素,那就是当生命的各种感觉器官失去弹性以后,心灵和头脑对躯体也失去了指挥的能力,像一辆缺油缺水螺丝松动的破汽车,不论主机怎么用力,也跑不起来。

动作敏捷和动作缓慢也与生存压力的大小有关。对孩子来说,做家务是最简单的劳动,这种劳动要占去玩的时间,为了多挤一点时间玩,孩子本能地知道不能磨蹭。早一点做完家务事,早一点把自己解放出来。寻求自我解放和自由的心理就成了速度的原动力。

没有玩的时间、伙伴、场地的孩子,又没有了从事最简单的劳动机会,她的动作怎么可能快得起来呢?在我们以为该给的都给了孩子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剥夺了不该剥夺的孩子成长必不可少的需要?

玩是孩子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运动过程。在玩的过程中,孩子不但能随时随地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还自觉地掌握了与人交往的艺术,及玩必须遵守的游戏规则。玩本身就是一种交往与合作,玩可以给孩子带来欢乐,但不会与人交往,玩就失去了应有的乐趣。不遵守游戏规则,就会被罚掉,失去游戏的机会。孩子本能地知道这一点,便自觉地调整自己对待别人的态度,自觉地学会遵守游戏的规则。

玩实际上是孩子进入群体社会的一种预习,而且是自觉自愿参加的预习训练。面对不同的游戏伙伴,比如:比自己高的,或比自己矮的,比自己速度快的,或比自己速度慢的,脾气温和的,或脾气暴躁的,灵活的,或笨拙的……孩子知道怎样选择玩的伙伴,跟谁玩。用什么样的态度玩,把自己放在什么样的位置上跟伙伴相处。这些思考都是在玩的过程中产生出来的,没有玩,孩子就学不会跟人交往,也没有机会发现和了解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玩是孩子成长不可缺少的一种催化剂,体质在各种运动中得到增强。玩也是孩子成长不可缺少的一种洗涤剂。孩子的心灵如同一张白纸,很容易染上各种颜色或沾上各种污垢。玩能随时帮助孩子冲刷心灵。把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学习上的挫折和失败,交往上收获的怨恨和不满,从家长眼神里看见的否定和压力……只要一进运动场,只要一进入游戏角色都可以忘得一干二净,心灵通过玩得到暂时的放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